(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。热爱蕲春历史,关注古今蕲谈。)
荆王府(已毁)
康熙《蕲州志》蕲州城
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,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垌被封为荆宪王,先就藩于江西建昌(今江西南城县),在那里住了17年,因“宫内有巨蛇,自梁垂地,或凭王座,瞻坰大惧,请徙”。明正统十年(1445),荆宪王迁建王府于蕲州麒麟山南。
历时几年建成的荆王府,金碧辉煌,规模宏大,占地达十几万平方米。王府的平面布局,坐北朝南,略呈长方形,东今至化肥厂饭堂,西至江边今钉丝厂,南到文明门即现在的南门高塆,北抵今蕲州财政分局。所用材料一律用特制的“王砖”砌筑,王城通高近二丈。
王府门前辟有官道,现今的“官井街”亦为当时进出西门的官道之一。此条街道现今还留有“官井、官塘、鼓楼、魁星楼”遗迹。
王府西南入口处,原有六柱五间和四柱三间汉白玉牌坊3座,呈品字型排列,该组牌坊结构奇特,设计建造伟岸俊秀,堪称“蕲州九十九座牌坊”之首。牌坊主柱上祥云盘龙,浮雕工艺精湛。坊上横额原有“屏藩帝室”四个大字,随着岁月的流逝,风雨的侵蚀,四个大字在塆塌之前已模糊不清。
在六柱牌坊的前面,一块高近2米、宽0.8米的“文武官员至此下马”的巨碑耸立,只可惜,此巨碑也和牌坊一样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推倒,用作了房基的材料。现在,六柱牌坊的坊基仍清晰可见。
进入六柱牌坊的北面是人工挖掘的一口大塘,即现在的“墩子塘”。池塘上架有三座石拱桥,据当地一挖藕的老人讲,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在该塘挖藕时,曾探及池塘底下的拱形物,疑为石拱桥。顺桥北上为并列的三条通道,通道南低北高,进荆王府似有步步登高之意。在进府第前,还要过一巨大的门槛,此门槛南北两头用汉白玉雕刻龙首形,中间用石灰、糯米、桐油将铜制门槛进行浇筑固定,金光灿灿,故此人们习惯将此门槛称为“金门槛”。此门槛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横亘于荆王府大门前,每逢大年初一,老人们还经常带着孩子要跨“金门槛”,祈愿一年富贵吉祥。
乾隆《蕲州志》蕲州城
经过牌坊、拱桥,跨过“金门槛”,才进入王府。王府内原有前、中、后三座大殿,前殿与中殿相距较大,中殿与后殿相距较小,按当时的王府建筑规格,殿的四周设有走廊(即回廊),廊柱均采用四方八棱形石柱,殿四周均有完整的大石条砌成的阶梯,中殿的正前方还特设有“朝阶”,朝阶中央有雕刻盘龙的大石块,两侧才是朝阶的阶梯。三大殿的后面,是荆王府花园,分东花厅、西花厅。两厢按明朝王府建造的“左庙右学”之制,故此,蕲州荆王府的两侧则有儒学、文庙、武庙、守备署、州衙、进膳厅以及三宫、沐浴、更衣、良医所等场所。由此推算,当时的蕲州荆王府房屋当在几百间。为了体现大明王府的气派,荆王府高墙之内,处处红墙碧瓦,画栋雕梁。
荆王府在明朝皇室宗亲中,当是地位很高的藩王,其子女未世袭封为荆王的,均分封男为郡王、女为郡主,而这些郡王、郡主只是食地之禄,并无政事可做,但他们享有除理政外和荆宪王一样的优厚待遇,其府第配置侍从、医官一应俱全。一块在蕲州地区发现的明代万历年间(1573—1620),由樊山王亲笔书写并赐给其本府医官李承喾的木匾,就可以证明这一点。明荆宪王在蕲州共世袭了10代198年,这期间,当有多少郡王、郡主啊。一时间,九里蕲城内“府第楼台平地起,巍峨等次比皇都”。按照明朝定制推算,荆王后代的郡王、郡主府该有几十处,这些王府富丽堂皇,耗费的民脂民膏当其无数。
明崇祯十六年(1643)正月,张献忠率部破蕲州城,将荆王府、郡王府、郡主府、镇国将军府等全部烧毁。至此,大明王朝在蕲州的就藩之地也随之消失。10代世袭的荆王爵位,风云散尽。
如今,散落在荆王府地段的柱础,随处可见,最大的几块柱础直径均超过1米,朝阶中央雕刻有龙形图案的大石块残件仍散落在路旁。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破砖碎瓦和残碑断碣,让人们猜想昔日的辉煌。
蕲州外行宫(已毁)
蕲州外行宫是明代皇族宗室荆王府的“行宫”,故名。外行宫朝南向,有两座圆拱门,两门间的宫墙门距约40米左右。这一段宫墙也是行宫里面戏台的后墙。戏台上有“以古
为鉴”四个镏金大字的横匾,台面朝向关公殿。戏台与关公殿中间是广场,约有2000—3000平方米,两边是回廊。
关公殿有“忠义参天”四字金匾,关公拿书,关平、周仓拿刀分立两旁。大殿正脊上有一龙,龙尾(脊顶)插有宝剑,剑指西方。后有观音堂,观音坐莲花墩,有五彩祥云、送子图。整个外行宫呈四方形,进身约200米左右。1945年9月15日,中国政府在外行宫举行受降仪式,接受驻蕲州、茅山、韦源口的200余名日军投降。
菩提寺(已毁)
菩提寺位于蕲州镇菩提村。据明嘉靖八年(1529)《蕲州志》载,“菩提寺,去州东三十里,兵燹址存,正统六年(1441),僧智英重建。”菩提寺始建于后梁(907-923),因此地原有一拦水坝,常被洪水冲溃,后慈应禅师在坝上修菩提寺,虽屡遭兵灾毁损,但屡毁屡建,规模愈建愈大,鼎盛时有殿宇48间,气势恢宏。主殿供奉菩提祖师。
明大将毛伯温曾三过菩提寺,并写下著名的蕲州《菩提寺》诗:
三过野寺两停骖,王事驰驱雨不堪。石磴清风驱落叶,竹林斜日映寒潭。似曾识面鸠频唤,如有花容羞半含。试问寺僧今几许,何人能唱望江南?
诗中头两句,作者写自己曾三过菩提寺,其中有两次在菩提寺解鞍小驻,并直言自己为国事操劳,风尘仆仆,艰苦备尝。中间两联,景中含情:第一联,点明出征时间为秋季,与《明史》“闰七月出征”相合。“清风驱落叶”,表明作者对这次出征抱有必胜信心,要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地消灭敌人,为国靖边。第二联,作者写自己三过菩提寺,鸠也似曾相识,花也含情脉脉。末两句,作者希望迅速靖边,早日凯旋。此诗感情真挚,使人读起来毫无矫揉造作之感,且语言精炼,情景交融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两首明代诗人写菩提寺的诗。据明嘉靖八年(1529)《蕲州志》载,明代官吏郑轼(贵溪人,官按察司佥事)亦有《登蕲州菩提寺》诗:
午后菩提寺,楼居试一登。横钱修古寺,闲饭养山僧。王事急如火,农家冷过冰。贾生心似铁,一哭为苍生。
另首为明代诗人杨大鳌,广济(今武穴)人,万历二十八年(1601)举人,其《蕲州菩提寺》曰:
净土灯常照,诸天晴自开。蔚兰浮远嶂,空翠落平台。散发寻常事,巡溪一百回。殷勤听黄鸟,日暮转悠哉。
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当地庠生张洪垣(1803—1870)在菩提寺内建月轩书院。1906年,菩提寺被当地张姓居民辟为张氏祠堂。民国初,菩提寺曾改为经馆,胡风16岁时曾在此念书。1958年,菩提寺被毁,庙址建有蕲州镇菩堤中心小学,今为菩提中学。
下石潭古村落
下石潭古民居
下石潭古村落位于蕲州镇下石潭村,因该塆张姓祖宗张石潭而得名。张石潭(1760—1829),字廷赞,曾授太学生拣选,幼丧父母依兄成人,学得一手陶艺,会做会烧,品好质优,销路甚广,家产渐丰,以至后来富甲一方。他一生仗义疏财、乐善好施,修桥修路修塆场,建祠堂建学堂,救济乡亲无数。
相传清乾隆年间,他曾捐资改建蕲州南门城楼,修建魁星阁、重修文昌阁;蕲州城内城外所修官路他都捐资,并出资修建陆家桥、大径桥、乌石桥三处渡口,他购船给人摆渡方便百姓进出。
下石潭古民居北门
清嘉庆二十一年(1816),捐白银1万两,修建蕲州文庙(据蕲春县志载:蕲春县在清嘉庆年间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足三万两白银)。所以二百多年来,当地人开口亦石潭,闭口亦石潭,事事效法石潭,赞石潭不绝于口。又因张石潭居住在张家下湾,故此称下石潭村。
张石潭把主要精力和财力还是用在建塆场上,塆场四周用巨大的红砂条石砌成高墙,设东南西北四个门楼,门楼内日日夜夜有专人护卫,可以说是壁垒森严,兵匪盗贼望而却步。特别是南门(槽门)更是高大气派,在槽门顶端镶嵌有一块“文储青选”四个金光四射的镏金大字匾额,落款是由清乾隆朝三阁老之一的柯瑾所题。全塆由南北两重门进出,南门和北门之间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石板街,石板街两边有古民居和店铺,最有名的是“张保康大药房”。塆场内建有一幢幢青砖瓦屋,塆中道路水沟均用青石板铺成,据当地老人讲,以前从进大门到塆场里各处不需要打伞,可见其当年的繁华。
下石潭古民居南门及门前青石板
如今走进下石潭古村落,可以看到整个古村落南低北高、四面环山中间一片平洼之地,城墙已塆塌现仅存南大门(槽门)和北门。进入南大门,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石板街仍依稀可见,石板街两边的店铺已倒塌,古民居还存三栋共十多间。如今散落在该塆四处的石雕、石构件、系马石、条石青砖比比皆是,条形红砂石砌成的残垣断壁错落其间,矗立在墙中的槽门、破碎的青石板仍可折射出下石潭博当年的繁荣和富裕。
中国文艺理论评论家胡风(1902—1985)是下石潭村人。1927年,蕲春县第一个“农民协会”在该村成立。
东长街民居
东长街民居位于蕲州镇东长街。该建筑整体为三开间一幢青砖灰瓦木梁架结构式建筑。建筑面积110平方米,面阔11米、进深10米。整个建筑四周墙体均为薄青砖中空灌渣式,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墙体特点,该房有冬暖夏凉的优点,除四周的墙体外内面的正山墙和隔山墙均为木柱鼓皮式结构隔开。
在后面的房间有木楼梯上第二层,第二层的木楼板铺地,有的地方遗失。从二楼的梁架看为穿斗式梁架。
东长后街杨家老屋
老屋正面
内部结构
内部结构
张湾老屋
张湾老屋位于蕲州镇恒丰村张塆,座北朝南,为一处清代建筑,原面阔9列,一进三重,现残存4列,一进两重,宽16米,进深18米,单檐硬山项,青砖拾梁结构,整个老屋由24根圆木立于石基支撑而上,顶覆灰瓦。内设戏楼,天井两个,分布于厢房两侧,其中大门由于年代久远而垮塌,于2016年用水泥、瓷砖进行维修,对老屋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破坏。
据当地村民讲,张塆老屋为清代庠生张简堂所建,张简堂生于康熙年间,殁于乾隆年间。
冯天驭故居
冯天驭故居位于蕲州东长街燃化机械厂(燃化机械厂建在冯家山上)斜对面,原来建筑多已拆毁和垮塌,现仅存一栋“议事厅”。因朝代更迭冯家逐渐衰落,故冯氏故居于清代初期被当时蕲州一王姓旺族购得,但其“议事厅”亦被王家大屋辟作“锄经堂”而保留至今。
冯大驭生于1502年,即明弘治十五年,1535年(明嘉庆十四年),冯天驭考中龙榜第三甲第一名进士,同年被授为大理寺评事之职(即当时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官员)而进入仕途。1561年四月初五日(明嘉靖四十年),冯天驭59岁任刑部尚书,当年六月二十九日去职,去职后调河南南阳任知府而未到任,遂被革职,尔后回蕲州捐资办起了“阳明书院”和修建“尚书府第”。
1564年,冯天驭病逝于家中,朝庭敕葬于蕲州塘垸尚书林“蟒蛇吐箭”地。
此栋保存下来的建筑为典型的明代穿斗斗拱挂落式架构,一进四开间,前后檐均采用木构隔扇,内墙采用石础立柱进行支撑,间置木质隔扇。外部山墙采用片砖挂皮中间灌土的方式进行砌筑,以利冬暖夏凉,山墙顶脊部呈弧形八字。
该建筑单体大气、雄伟,门前廊檐底部均是用长近2米、宽0.6米、厚约0.4米的红色大条石垒砌,大门上首顶部用月形斗拱支撑卷棚顶,这一架构形式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是少见的。
凤山门
梅花融雪丽香台,仙旅凭台锦席开。山水四周龙虎抢,云霞五彩凤凰来。客乡喜入阳和侯,撙酒叨承将相才。独依东风番醉墨,遍题春色对蓬莱。
这是明代著名小说家《西游记》的作者吴承恩在明代隆庆年间(1567—1572)任蕲州荆王府纪善时写的“宴凤凰台”七言诗。
凤山门为明初所建的蕲州古城中的一女城城门,西抵长江,东靠凤凰山,门的基础就建在突兀于江中的一块巨石“乾明矶”上,现门已残破,但结构尚存,门宽2.2米,除门槛外其余墙体均由条形青砖砌筑而成。凤山门因凤凰山而得名,山门下古老的纤道历历在目。
1938年,日本鬼子曾在门的左边(东头)上方建有碉堡一座,现碉堡遗迹仍在。因该门建在凤凰山白甫冲(相传李白、杜甫曾来蕲登凤凰山而得名)近旁,故凤山门旁亦有卧仙石一景而更负盛名。
建于唐代的“四祖寺”(俗称凤山寺)亦坐落在凤凰山的东头。
蕲州古城北门
蕲州古城建于南宋景定三年(1262),由时任蕲州安抚使王益率众修筑,当时修筑的城墙低矮,且部分为土城,历经战乱多有坍塌。
明洪武六年(1373),由蕲州知府左安善、千户许胜率众在宋代残城的基础上重修,因当时的财力有限,只修筑了城墙的基础。
明永乐六年(1408),蕲州军卫指挥胡善率众又进行了补修,主要是增筑了部分护墙及垛口。
明嘉靖四年(1525),蕲州卫指挥使李绪再次缮修。
清雍正五年(1728),又进行了一次加固,从而使整个州城更加坚实,并逐步形成了雄阔壮观之势。
此时的州城西直抵长江形成天然屏障,东、南、北三面依城掘濠修筑护城河,濠宽达一十七丈八尺直通长江。
城脚外分别筑有四廓,即南为羊料廓,西南为马口厢廓,西北为水陆基廓,东北为三里岗廓。州城周长为九里三十三步,直径一千一百三十丈,城高为一丈八尺,城墙厚八尺。共有城门六座,即东为宾阳门(朝阳门)、南为文明门(僸江门)、北为雄武门(拱辰门、武襄门);西方设有三门:西之中为澄清门(旬宣门),门外建有女城,在女城之左侧有聚奎门(善城门)、右侧有观澜门(凤山门)。
各城门都建有城楼,城上建有窝铺(临时藏兵用的棚屋)三十所、敌楼三座,雉堞三千一百六十五个,串棂九百九十间。城里有九十九口水井,九十九座寺庙道观,九十九座牌坊,是鄂东当时最大的城池。
蕲州古城现仅存北门城门一座,女城城门凤山门遗址一座,及一段不足百米的城墙,大部明城墙及城门均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。
现存的雄武门(北门)高3.8米、宽2.6米,门两侧墙体下半部分均由特别坚固的“猪肝石”砌筑,上部用青砖砌筑及夯顶,顶上现改建有一阁楼,叫医圣阁。
1445年(明正统十年),朱高炽的第六个儿子荆宪王朱瞻堈将荆王府从江西建昌(今江西省南城县)迁到蕲州城。荆王府的两侧建有儒学、文庙、武庙、守备署、州衙、进膳厅以及三宫、沐浴、更衣、良医所等场所。至今还留有官井、官塘、鼓楼洞、魁星楼、四牌楼等地名。
1643年(明崇祯十六年),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部攻破蕲州城后屠城,将荆王府、郡王府、郡主府、镇国将军府等全部烧毁。至此荆王府传十世荆王共198年。
1949年5月14日,在解放蕲州城的战斗中,人民解放军四野一二九师陈团担负攻城任务,从北门攻入城内,全歼桂系军团一个连,县团防一个营,活捉了伪县长叶景福。从而使蕲州获得解放。
蕲州天主教堂
清咸丰10年(1860),意大利传教士、天主教神甫高维栋进入蕲春,占刘河五百寺设教堂。1910年,意大利传教士舒、涂(均为中国姓)二人到蕲州,得到蕲州士绅郑秋波所捐仓鸡山脚的房屋设堂传教,几年后,传教士们又沿凤凰山势建起了洋楼、膳堂、礼堂和教导厅,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建筑群。
天主教堂建起来后,首先改变了本地人的许多建筑观念:本地官府及民宅都选在平处建,教堂和主教们住的别墅却建在凤凰山麓的最高处,本地建筑为青砖布瓦结构,教堂建筑则是红墙红瓦;本地建筑多为天井式,前后一重一重的,教堂建筑则是一栋一栋的。其次,是当地人首次见到了水泥,知道了水泥的建筑用途。总之,天主教堂的建筑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变革和发展。
蕲春解放后,1951年将凤凰山麓的蕲州天主教堂改为“中国人民志愿军疗养院,后来改为“康复医院”、黄冈市第二人民医院。至今还有数处教堂的老房子保留至今作为医院用房。
靖烈宫
靖烈宫位于蕲州镇大畈头村境内,地处蕲州“三关龙(垅)口”和白马渡口处,始建于清初。相传一年大水,江堤溃决,一神像“坐轿”随水而来(即神像被绑捆后,定在竹木支架上,随水漂浮),被当地群众发现,并认为这是“黑老爷”(当地人对屈原神像的称呼),就将其安置在一茅屋内。后来,人们又募资建庙,取名为“靖烈宫”。
靖烈宫在清同治年间(1862—1875)重修,距今已有140多年。1954年特大洪水,水位淹至靖烈宫大门半米深,人们在石门壁上刻下了水位标志。在文化革命期间,一些红卫兵要“破四旧”,当地婆婆们护卫着靖烈宫,使其免遭损坏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人们对该宫前重殿重修。现宫殿为三列二重,前重为新修殿,仅保留了刻有“一九五四年长江洪水位址”的石门壁:后重为同治年间“重修”时的旧殿,下有天井,上是飞檐翘角,廊柱木构均为咬榫拼接,工艺精湛。
昭化寺
昭化寺位于蕲州镇红石头村的缺齿山脚,主体建筑的昭化寺大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98平方米,大殿建于明嘉靖年间(1521—1566),1958年定为蕲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7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大殿为纯红砂石质构件为主,石梁架,抬梁穿斗,由24根方形红砂石立柱组成框架,内神龛香案均为全浮雕,且以龙纹图案为主,有皇家遗风。该寺大殿是目前国内仅存的明代藩王宗庙建筑,对研究明朝藩王的宗庙建筑具有重要价值。该寺有一镇寺之宝金蟾蜍,藏于其中一根红砂石立柱中,藏处离地约80公分,石柱镂空而藏。日军侵蕲期间,由汉奸告密,被日军掠走,至今该石柱尚存一空洞。
金陵书院
金陵书院原名南京会馆、金陵会馆。它座落于蕲州城内的“五宝山”之一的麒麟山西南和胭脂山西北坡偏南向。
金陵书院始建于明末清初,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由南京旅蕲官宦和商人捐资修建,耗时15年,院内《钟山移秀》碑已有记载。清嘉庆二十年(1815)重修,改名为“金陵会馆”,咸丰三年(1853)毁于兵事,后再于清同治三年(1864)开始重建,同治七年(1868)方竣工,又更名为“金陵书院"。
据院内《玉皇楼》碑文载,道教仙师吕纯阳(吕洞宾,生于公元796年,字纯阳子。有道教仙人、全真道祖师、纯阳真人等称谓)曾化作飞鸟降于此地,遂奉帝命建玉皇楼供奉吕纯阳,故此后人称其为“纯阳阁”,该阁在当时规制较大,面宽七间,一进三幢。清后期旅蕲金陵商人又在该阁之左设“聚德堂”,右设“保婴局”,以期收留寄养弃婴,广作善事,并在蕲州沿市湖北岸购得一块山地,俗称“南京山”,用作收葬弃尸。现该山仍立有一石碑介绍此事经过。
在金陵书院的大门两旁立有石鼓一对,高浮雕图案。进入金陵书院大门,一个由青石铺就的长方形天井首先映入眼帘,天井四周置回形廊沿,天井上首左右两旁立柱上方装有“倒爬狮子”撑拱,撑拱上方置木方横梁,再上置木质挂落飞罩,木方横梁上阳雕各种图案,整栋建筑为青砖黛瓦马头墙式徽派建筑风格。
1938年秋季,日本鬼子占领了蕲州,到处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并放火从城内一直烧到了北门,金陵书院道姑冯细姑叫人救火,被日本人杀死。随后又杀死了道姑、道人陈火明等6人,并抢走金陵书院藏书1000余册。
金陵书院内现存“钟山移秀”、“重修碑记”等古碑刻,这在县内是极少见的。金陵书院是鄂东地区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书院之一。于2001年重修,并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资料来源:《蕲春古民居建筑》等,部分图来自网络,部分图为原创。